“招聘培训变为放贷”,谁在“收割”毕业生?-天天简讯

张家口新闻网 2023-05-31 13:51:21

毕业近一年,张浩宇不仅没找到工作,还背上了贷款,每月还贷1200元,至今尚未还清。记者调查发现,身陷培训贷骗局的求职者远不止张浩宇一人。一些机构以“包就业”“拿高薪”“找不到工作就退费”为噱头,诱导求职者向贷款机构借贷,用于参加岗前培训。不少求职者因急于找到工作而落入这一陷阱。(《工人日报》 5月29日)

名为招聘培训,实为放贷;名为辅导毕业生找工作,实为通过诱导借贷圈钱……在互联网投诉平台上,关于“培训贷”的投诉层出不穷,可见它早已不是新鲜的套路了,有的毕业生不仅工作没找着,后面还得每个月还贷,可谓“人财两空”。


(相关资料图)

从报道来看,类似的“培训贷”套路并不复杂:公司先谎称招聘,等应聘者上门求职,又以工作经验不够为由,表示需要给求职者提供付费的岗前培训,于是一些还没有收入的毕业生,就在忽悠之下,和网贷平台签约办理了贷款,金额动辄数万元。

打着招聘培训的旗号,干着诱导借贷的生意,这种陷阱能坑到学生,无非是瞅准了毕业生急于找工作,且他们刚刚步入社会,涉世未深,经济条件又有限,所以容易被不靠谱的就业承诺所吸引。换个角度看,刚毕业的大学生在就业市场上本就比较弱势,维权意识较为薄弱,一旦遭遇类似的“培训贷”,无疑会让他们背上沉重的负担。

如何避免被“培训贷”收割?毕业生要擦亮眼睛,注意识别就业风险,多留意核实招聘企业的资质,但更重要的是,要在行业监管层面给予严厉的打击。

劳动合同法规定,用人单位招用劳动者,不得扣押劳动者的居民身份证和其他证件,不得要求劳动者提供担保或者以其他名义向劳动者收取财物。以岗前培训的名义,向求职者收取培训费用,而培训内容又严重注水,这本身就涉嫌违反劳动合同法相关规定。

“培训贷”乱象,违规收费、违规培训是问题之一,变相诱导借贷则是另一个问题。

前些年,校园贷乱象滋长,为了规范校园贷问题,五部门专门发布了《关于进一步规范大学生互联网消费贷款监督管理工作的通知》,其中明确要求,“未经监管部门批准设立的机构一律不得为大学生提供信贷服务”。

“培训贷”面向的是那些刚毕业的大学生,无非是打了个擦边球,本质上仍然是“校园贷”的一个变种。那么,是否应该查一查,这些配合培训机构放贷的平台,业务到底合不合规,到底有没有相应的资质?

诱导办理“培训贷”,从来不是什么“一个愿打,一个愿挨”的问题。经营“培训贷”的公司,本质上是靠着虚假宣传的话术,引诱毕业生办理贷款。作为“培训贷”的另一个受益者,发放贷款的机构是否与相关公司有不当利益往来,也应该被纳入监管范畴。

可见,对于“培训贷”,还得拿出更大的整治力度。比如,加大对“培训贷”经营机构和放贷平台的查处力度,严格互联网消费贷款的准入机制,畅通维权举报机制,约束招聘平台严格审核企业的招聘信息,等等。

总之,现在的就业市场竞争压力较大,不能让“培训贷”成为“割毕业生韭菜”的工具。

来源:中国青年报

编辑:张燕梅
x

热门推荐

“招聘培训变为放贷”,谁在“收割”毕业生?-天天简讯

2023-05

深圳培育打造具全球影响力的品牌协会,年内争取实现“一集群一协会”全覆盖

2023-05

河南最新一批入库科技型中小企业名单公布,738家企业在列

2023-05

焦点信息:知名博主身亡!生前最后一文讲述童年遭遇霸凌

2023-05

老板垫付的员工活动费用的摘要怎么写分录?

2023-05

北京将推动国产人工智能芯片突破

2023-05

神奇女侠1剧情【3】:离天堂岛

2023-05

正帆科技:预期公司业绩将持续保持快速增长|看热讯

2023-05

环球精选!朝鲜宣布一枚军事侦察卫星发射失败 由于技术原因发射失败!

2023-05

惠州机场今年前5月旅客吞吐量突破100万人次 比增145%-世界资讯

2023-05

推荐阅读

深圳发布养老服务合同示范文本规范养老机构服务行为

2022-03

山东深耕文化资源 推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

2021-12

安徽潜山两车相撞 已致8人死亡3人受伤

2021-12

56位残疾人士登上黄山 互利互勉共建生活希望

2021-12

山西忻州古城:一城风华延续千年历史文脉

2021-12

上海洋山海关首次在出口货运渠道查获夹带卷烟

2021-12

西藏林芝:多彩民俗活动迎接工布新年

2021-12

呼伦贝尔新巴尔虎右旗公布1例无症状感染者行动轨迹

2021-12

新增“53+1” 内蒙古累计本土确诊病例增至185例

2021-12

面对儿童不得不防的“杀手”,这把椅子很重要!

2021-12